

9月13日
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
01版推出报道
《到2027年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
超1.8亿千瓦——推动新型储能实现
规模化、市场化发展》
其中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的
新港百兆瓦时级构网型储能电站图片
由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
记者赵平拍摄
↓↓↓
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(2025年9月13日 01版)
全文如下到2027年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
超1.8亿千瓦——
推动新型储能实现规模化、市场化发展
记者 廖睿灵
图为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的新港百兆瓦时级构网型储能电站。赵平摄(人民视觉)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印发《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提出到2027年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.8亿千瓦以上,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。
储能系统被形象称作“充电宝”,可实现用电高峰时放电、低谷时充电。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,截至2024年底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。在考虑与“十五五”能源规划有效衔接的前提下,统筹新能源消纳、电力保供需求和各类调节性资源规划建设情况,研究提出2025—2027年新型储能发展目标。在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,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,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,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,有力支撑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围绕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,行动方案明确五方面举措。一是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。二是推动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提升。三是引领新型储能创新融合。四是加强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。五是加快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完善。
拓展应用场景方面,行动方案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,按照电源侧、电网侧和其他应用场景考虑。考虑目前应用较多的工业园区、算力设施、分布式光伏、通信基站等场景,创新应用模式,促进用能效率提升。
此外,行动方案进一步鼓励完善新型储能相关市场机制,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、现货市场建设,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,推动合理形成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格。
9月15日
《工人日报》01版刊发
由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记者赵平拍摄的图片新闻
《数字技术让文物“活”起来》

《工人日报》(2025年9月15日 01版)

9月14日,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运用三维建模、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,让馆藏文物以生动形式与游客互动。近年来,荆门市博物馆持续推动数字赋能,游客可在趣味体验中触摸荆楚文明的千年脉络。图为游客佩戴耳机聆听讲解。(赵平 摄)
来源: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、工人日报
编发:杨帆
审核:黄韶光
终审:张云峰
【来源:云上荆门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@xxcb.cn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内容咨询及合作:19176699651;yuanshipeng@xxcb.cn。
举报/反馈扬帆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